为拓展学生的知识与视野,结合博士生《高级算法设计与分析》课程,本学期健康与环境工程学院开办了智能医学“高级算法设计及应用“系列讲座。
2023年2月24日14:00中山大学张贺晔教授作了题为“心脏智能图像分析方法”的第一讲座。
张贺晔博士主要从事健康信息学定量分析研究,长期聚焦心血管疾病定量分析,提出了一系列心脏健康状态定量分析的技术与方法。
张贺晔教授在报告中指出“临床诊断往往是一个逆问题,而逆问题求解一直信息科学的难题,其挑战是它求解过程中的无法确定唯解,加入先验知识约束已经成为降低逆问题的主要手段,但是如何获得有助于临床诊断的先验知识是现在的一个较为困难的挑战”。在这次演讲中,他还介绍了通过机器学习和计算仿真结合来解决逆问题的新思路,并展示了在临床诊断上的应用。
2023年3月10日14:00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王仲奇研究员作了题为“数字孪生技术与科学研究中的模拟计算”的报告。
王仲奇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系应用数学专业,长期从事计算机仿真计算研究。
王仲奇博士的报告为学生详细地讲解了数字孪生技术与科学研究中的模拟计算方法。报告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科学研究中的模拟计算。内容包括: 科学研究的第三途径一一模拟计算、蒙特卡罗方法、蒙特卡罗方法的应用、模拟计算风险及其控制;
第二部分:数字挛生的萌生、演化和应用前景。内容包括: 数字孪生的萌生与演化、数字生的应用实例(以分层伽玛扫描测量技术SGS为例)、先知型v先觉型数字孪生应用前景 (以核能核技术领域为案例)。
2023年3月23日14:00进行了第三期讲座。由南方医科大学的马建华教授作了题为“医学CT成像关键技术: 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报告。
马建华博士长期从事医学CT成像理论方法与技术应用研究,在低剂量CT优质成像、灌注CT功能成像、能谱CT定量成像、高端宽体CT成像系统等四个主体方向上做出了系统性的贡献。
马建华博士为学生详细地讲解了医学CT成像关键技术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报告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重点介绍医学CT成像技术的演进历程,内容包括:CT球管技术、探测器技术、图像重建技术、低剂量成像技术、灌注成像技术、能谱成像技术、伪影校正技术等。
第二部分:重点介绍未来医学CT成像技术趋势,内容包括:光子计数CT技术、云CT成像技术、静态CT成像技术、AI重建技术等。
第三部分: 共同探讨医学CT技术的未来,内容包括:科研选题、技术研发、技术落地等。
2023年4月6日14:00举办了第四讲座,由南方科技大学王文锦副教授作了题为“非接触生理监测的算法设计与应用”的报告。
王文锦博士是南方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博士生导师,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海外优青)。
王文锦博士分两部分为学生讲解了非接触生理监测的算法设计与应用:
第一部分:非接触视频生理监测的理论模型,算法原理、软/硬件实现。内容包括:多维生理信号的非接触光学监测,可解释性强的通用核心算法,结合场景解决实际挑战的应用方案。
第二部分:非接触生命监护的临床试验、产品转化、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内容包括:非接触磁共振门控技术智能婴幼儿监护器开展的临床试验(ICU/NICU眠中心/胸外科/产科/急诊室等)。
前几次的学术活动,开阔了健康与环境工程学院智能医学团队师生的眼界和思路,收到了超出预期的效果,后续活动敬请期待。